新闻简报/NEWS BRIEFING

3.15:“非标”防水卷材也可穿戴“国标”黄马褂?报价低至一半的“非标产品”会长期毒害防水市场

业界所谓“非标”一般特指“非国标”,即低于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业内人士透露,“非标”生产主要包括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两大类情况。比如,无证企业生产无标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低标产品。其中,尤以有证企业生产低标产品危害为甚。个别有证企业拥有能够生产国标产品的设备、技术和资质,但出于利益需求,违法生产低标产品冒充国标产品混进工地。专家认为,由于“非标”防水卷材质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其防水性能必然差,防水寿命必然短。


多家企业“非标”防水卷材报价低至“国标”一半

房屋渗漏关系到居家舒适和居住安全,遭遇过房屋漏水之苦的人对劣质防水产品之害深有体会。目前,房屋渗漏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房屋质量投诉的焦点之一。房屋渗漏率到底有多高,渗漏现状到底有多严重。据抽样调查的建筑屋面样本2849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的有2716个,渗漏率高达95.33%!据一个城市的实地走访调研的结果显示,411个房屋样本中,有375户存在渗漏问题。住宅渗漏率高达91.69%。


“非标产品”长期毒害市场

房屋为什么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专家表示,房屋渗漏水有施工技术的原因,也有防水材料质量的原因及其他多种因素。目前,屋顶防水和地下室防水采用的材料主要为沥青类防水卷材。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沥青类防水卷材的质量状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消费质量报均开展了“沥青类防水卷材质量比较试验”测评活动。检测结果显示,部分防水卷材标识混乱且部分质量指标明显低于国家标准。部分防水卷材的质量为什么低于国家标准?业内专家坦言,防水卷材质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主要原因或是企业根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也就是所谓的“非标产品”。“非标”产品,通俗讲,即指不按相应法定标准生产的产品。

业界所谓“非标”一般特指“非国标”,即低于国家标准生产的产品。业内人士透露,“非标”生产主要包括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两大类情况。比如,无证企业生产无标产品,有证企业生产低标产品。其中,尤以有证企业生产低标产品危害为甚。个别有证企业拥有能够生产国标产品的设备、技术和资质,但出于利益需求,违法生产低标产品冒充国标产品混进工地。


工程监管验收有盲区

专家认为,由于“非标”防水卷材质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其防水性能必然差,防水寿命必然短。很少有人意识到房屋渗漏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当雨水、生活用水通过裂缝渗透进建筑基体,在长期渗漏的情况下,它们会导致钢筋锈蚀、水泥松动、裂缝扩大、基础受损、结构承载力大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原本70年产权的房子,很有可能不到50年就变成危房。“非标”防水卷材造成的建筑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那么“非标”防水卷材是如何流入建筑工地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而言,防水材料送到工地后,使用前须抽检,当地质检部门出具合格证后,才能用到工地上去。有的厂商送检的是合格的国标样品,供应的却是非标产品;有的厂商甚至连合格样品也拿不出来,直接向一些不法检测机构“买”一张合格证了事。由于不法厂商事先“打通”了监管环节,个别监管人员对上述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于是大量的“非标”产品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流入建设工程中。如此劣质工程是如何通过验收的?业内人士透露,防水工程是一个隐蔽工程,混凝土及其他建材的凝固收缩、冷缩热胀、结构受力变形需要时间,因此即使偷工减料或使用假冒伪劣材料,验收时都不会出现漏水、渗水的现象。相关部门在检查、验收时,不可能把每一处所使用的材料、施工的工艺都进行检查,主要就是看细节部位,而按照防水施工单位的施工的做法,一般也是不易察觉出问题的。


“低价中标”或是“非标”诱因

“非标”产品产生原因复杂,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多家产销“非标”防水卷材的企业负责人认为,他们也不想生产非标产品,他们是被“逼良为娼”,主要诱因就是甲方招标的“低价中标”。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市场规律,招投标中的投标价或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价。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招标单位在招标环节忽视质量要求,唯价格论,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这些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为获取利润,只能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家认为,招标的本质就是价格的竞争,就是在投标满足招标人要求的前提下,以低价的投标。zui低评标价法是国际上对公开招标默认的评标方法。国际上之所以广泛采用,是因为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客观量化,可以大限度地避免围标、串标、招标人虚假招标和招标“走过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多家防水企业负责人表示,“低价中标”现象已经成为防水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障碍,亟待相关部门进行治理和规范。


防水工程质量亟待提高

记者调查发现,房屋渗漏已成为消费者投诉多的热点之一,甚至有的刚刚交付的新房都发生屋面渗漏、外墙渗漏、厕浴间渗漏或地下室渗漏等质量问题。房屋渗漏,不仅会给业主造成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影响建筑寿命。为何房屋渗漏事件频发?如何提高建筑防水质量?这是值得开发商、防水行业、监管部门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认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保修期限为5年。但很多企业在实际的工程中,却将“zui低保修期限”当成“zui长保修期限”实施。专家建议修订现行建筑防水工程质量规范,提高防水设计工作年限、防水等级要求,将“防渗漏工程的保修期限为5年”延长为10年或20年;修订现行防水材料国家标准,提高其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品质指标;改革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监控机制,增加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抽检力度,以确保防水材料产品品质真实性。


来源:极目新闻/防水编辑部等网络综合